百思通成语网

首页 - 春秋成语

  • 分崩离析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分崩离析 成语读音:fēn bēng lí xī 成语解释:崩:倒塌;析:分开。崩塌解体,四分五裂。形容国家或集团瓦解。 >> 分崩离析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季氏》:“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,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。” 成语造句:战争使全国分崩离析的局面变成了比较团结的局面。(《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》) 近 义 词:土崩瓦解、四分五裂 反 义 词:坚不可摧 成语用法:作谓语...

    2024-12-31 春秋成语 0
  • 分庭抗礼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分庭抗礼 成语读音:fēn tíng kàng lǐ 成语解释:庭:庭院;抗礼:平等行礼。原指宾主相见,分站在庭的两边,相对行礼。现比喻平起平坐,彼此对等的关系。 >> 分庭抗礼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庄子·渔父》:“万乘之主,千乘之君,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。”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(子贡)所至,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。” 成语造句:知县此番便和他分庭抗礼,留着吃了饭...

    2024-12-31 春秋成语 0
  • 刻舟求剑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刻舟求剑 成语读音:kè zhōu qiú jiàn 成语解释: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。 >> 刻舟求剑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?” 成语造句:似你这样寻根究底,便是刻舟求剑,胶柱鼓瑟了...

    2024-12-31 春秋成语 0
  • 匪夷匪惠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匪夷匪惠 成语读音:fěi jí fěi huì 成语解释:夷:殷末周初的伯夷;惠: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。既不是伯夷,又不是柳下惠;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。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。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·司空图传》:“匪夷匪惠,难居公正之明;载省载思,当徇栖衡之志,可放还山。” 近 义 词:不夷不惠 反 义 词:绚丽多彩 成语用法:作谓语;形容才德不高的人 成语繁体:匪夷匪僡 感彩...

    2024-12-31 春秋成语 0
  • 优孟衣冠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优孟衣冠 成语读音:yōu mèng yī guān 成语解释:优孟:春秋时楚国著名的的演杂戏的人,擅长滑稽讽谏。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。也指登场演戏。 >> 优孟衣冠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记载:楚相孙叔敖死后,儿子很穷。优孟穿戴了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。楚庄五受到感动,封了孙叔敖的儿子。 成语造句:梅兰芳之所以能唱功出众...

    2024-12-31 春秋成语 0
  • 伯玉知非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伯玉知非 成语读音:bó yù zhī fēi 成语解释:伯玉:蘧瑗,字伯玉,春秋时卫国人;非:不对。比喻知道以前不对。 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故蘧瑗伯玉年五十,而有四十九年非。” 成语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指认识错误 感彩: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 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:春秋成语、ABCD式的成语、主谓式成语、带伯字的成语、带玉字的成语、带知字的成语...

    2024-12-31 春秋成语 0
  • 假道灭虢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假道灭虢 成语读音:jiǎ dào miè guó 成语解释:假:借;道:道路;虢:春秋时诸侯国,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。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。 >> 假道灭虢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左传·僖公二年》:“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,与垂棘之璧,假道于虞以伐虢。” 成语造句:无 近 义 词:假途灭虢 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用借路的名义而消灭这个国 成语繁体:叚道滅虢...

    2024-12-31 春秋成语 0
  • 兵车之会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兵车之会 成语读音:bīng chē zhī huì 成语解释:春秋时齐桓公争霸,屡次与诸侯会盟,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,齐国带有军队,你为“兵车之会”。 成语出处:《公羊传·僖公二十一年》:“请君以兵车之会往宋。” 成语造句:寡人用兵车之会三,衣裳之会六,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。(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十四回) 成语用法:作宾语;指武装会盟 成语繁体:兵車之會 感彩:中性成语...

    2024-12-31 春秋成语 0
  • 九合一匡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九合一匡 成语读音:jiǔ hé yī kuāng 成语解释:合:聚集。匡:救助,帮助,拯救。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”的省略语。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,称霸华夏,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。后用以形容有卓 成语出处: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王霸》: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为五恒伯长。” 成语造句:无 成语用法:作定语;用于书面语 感彩: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 成语形式...

    2024-12-31 春秋成语 0
  • 事齐事楚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事齐事楚 成语读音:shì qí shì chǔ 成语解释:事:侍奉;齐、楚:春秋时两大强国。依附齐国呢?还是依附楚国?比喻处在两强之间,不能得罪任何一方。 成语出处: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滕文公问曰:‘滕,小国也,间于齐楚,事齐乎?事楚乎?’” 成语造句:清·邹容《军》第一章:“吾悲夫吾同胞之成事齐事楚任人掬抛之天性也。” 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处理两者关系 成语繁体:事齊事楚...

    2024-12-31 春秋成语 0
  • 二桃杀三士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二桃杀三士 成语读音:èr táo shā sān shì 成语解释: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,三壮士因相争而死。比喻借刀杀人。 >>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宴子春秋·谏下二十四》 成语造句:二桃杀三士,讵假剑如霜。(唐·李白《惧谗》诗) 近 义 词:借刀杀人、二桃三士 反 义 词:格格不入 成语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比喻借刀杀人 成语繁体:二桃殺三士 感彩...

    2024-12-31 春秋成语 0
  • 亡戟得矛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亡戟得矛 成语读音:wáng jǐ dé máo 成语解释: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,或有失有得。 >> 亡戟得矛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吕氏春秋·离俗》:“亡戟得矛,可以归乎?” 近 义 词:有得有失 反 义 词:依然如故 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有失有得 感彩: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:春秋成语、ABCD式的成语、并列式成语...

    2024-12-31 春秋成语 0
  • 不耻下问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不耻下问 成语读音:bù chǐ xià wèn 成语解释: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,而不觉得不好意思。 >> 不耻下问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” 成语造句:在学习上,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。 近 义 词:不矜不伐、谦虚谨慎、功成不居 反 义 词:好为人师、骄傲自满、居功自傲 成语用法:动宾式;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...

    2024-12-31 春秋成语 0
  • 举一反三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举一反三 成语读音:jǔ yī fǎn sān 成语解释:反:类推。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。 >> 举一反三的故事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 成语造句:我是凭着一卷《诗韵》学说话,倒可以有“举一反三”的效验。(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十四回) 近 义 词:融会贯通、触类旁通 反 义 词:囫囵吞枣、不求甚解、浅尝辄止...

    2024-12-31 春秋成语 0
  • 之好

    成语解释 春秋时,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。泛指两家联姻。 >> 之好的故事 成语出处 元·乔孟符《两世姻缘》第三折:“末将不才,便求小娘子以成之好,亦不玷辱了他,他如何便不相容。” 成语造句 主公仰慕将军,欲求令爱为儿妇,永结之好。(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六回) 相关组词 秦字组词 晋字组词 之字组词...

    2024-12-31 春秋成语 0
  • 之好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之好 成语读音:qín jìn zhī hǎo 成语解释:春秋时,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。泛指两家联姻。 >> 之好的故事 成语出处:元·乔孟符《两世姻缘》第三折:“末将不才,便求小娘子以成之好,亦不玷辱了他,他如何便不相容。” 成语造句:主公仰慕将军,欲求令爱为儿妇,永结之好。(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六回) 近 义 词:天作之合 反 义 词:反目成仇 成语用法:作宾语...

    2024-12-31 春秋成语 0
网站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