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思通成语网

首页 - 宋朝成语

  • 口若悬河

    成语名称:口若悬河 成语读音:kǒu ruò xuán hé 成语解释:讲起话来滔滔不绝,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。形容能说会辨,说起来没个完。 >> 口若悬河的故事 成语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,注而不竭。”唐·韩愈《石鼓歌》:“安能以此上论列,愿借辩口如悬河。” 成语造句: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,又是本朝确切贼,不由得不信...

    2024-12-31 宋朝成语 0
  • 口若悬河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口若悬河 成语读音:kǒu ruò xuán hé 成语解释:讲起话来滔滔不绝,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。形容能说会辨,说起来没个完。 >> 口若悬河的故事 成语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,注而不竭。”唐·韩愈《石鼓歌》:“安能以此上论列,愿借辩口如悬河。” 成语造句: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,又是本朝确切贼,不由得不信...

    2024-12-31 宋朝成语 0
  • 别无长物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别无长物 成语读音:bié wú cháng wù 成语解释:长物:多余的东西。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原指生活俭朴。现形容贫穷。 >> 别无长物的故事 成语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丈人不悉恭,恭作人无长物。” 成语造句:他们除双手外,别无长物,其经济地位和产业工人相似。(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) 近 义 词:空空如也、阮囊羞涩、家徒四壁 反 义 词...

    2024-12-31 宋朝成语 0
  • 割席分座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割席分座 成语读音:gē xí fēn zuò 成语解释:把席割断,分开坐。比喻朋友绝交 。 >> 割席分座的故事 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管宁、华歆共园中锄菜,见地有片金。管挥锄与瓦石不异,华捉而掷去之。又尝同席读书,有乘轩冕过其门,宁读如故,歆废书出看。宁割席分坐,曰:“尔非吾友也。” 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:宋朝成语...

    2024-12-31 宋朝成语 0
  • 千里送鹅毛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千里送鹅毛 成语读音:qiān lǐ sòng é máo 成语解释:比喻礼物虽然微薄,却含有深厚的情谊。 >>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 成语出处:宋·欧阳修《梅圣俞寄银杏》诗:“鹅毛赠千里,所重以其人。” 成语造句:千里鹅毛意不轻,瘴衣腥腻北归客。(宋·黄庭坚《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》诗) 近 义 词:千里寄鹅毛、千里鹅毛 反 义 词:寡言少语 成语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...

    2024-12-31 宋朝成语 0
  • 依样画葫芦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依样画葫芦 成语读音:yī yàng huà hú lú 成语解释: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。比喻单纯模仿,没有创新。 >> 依样画葫芦的故事 成语出处:宋·魏泰《东轩笔录》卷一:“颇闻翰林草制,皆捡前人旧本,改换词语,此乃俗所谓诊样画葫芦耳,何宣力之有?” 成语造句:侄女既不认得,又不知从何下笔,只好依样画葫芦,细细临写。(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八回) 近 义 词...

    2024-12-31 宋朝成语 0
  • 别无长物

    成语名称:别无长物 成语读音:bié wú cháng wù 成语解释:长物:多余的东西。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原指生活俭朴。现形容贫穷。 >> 别无长物的故事 成语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丈人不悉恭,恭作人无长物。” 成语造句:他们除双手外,别无长物,其经济地位和产业工人相似。(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) 近 义 词:空空如也、阮囊羞涩、家徒四壁 反 义 词...

    2024-12-31 宋朝成语 0
  • 之乎者也

    成语名称:之乎者也 成语读音:zhī hū zhě yě 成语解释: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,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。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。 >> 之乎者也的故事 成语出处:宋·文莹《湘山野录》:“之乎者也,助得甚事?” 成语造句:他对人说话,总是满口之乎者也,叫人半懂不懂的。 近 义 词:咬文嚼字 反 义 词:的了吗呢 成语用法: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...

    2024-12-31 宋朝成语 0
  • 之乎者也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之乎者也 成语读音:zhī hū zhě yě 成语解释: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,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。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。 >> 之乎者也的故事 成语出处:宋·文莹《湘山野录》:“之乎者也,助得甚事?” 成语造句:他对人说话,总是满口之乎者也,叫人半懂不懂的。 近 义 词:咬文嚼字 反 义 词:的了吗呢 成语用法: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...

    2024-12-31 宋朝成语 0
  • 佛头着粪

    成语名称:佛头着粪 成语读音:fó tóu zhuó fèn 成语解释:着:放置。原指佛性慈善,在他头上放粪也不计较。后多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,玷污的好的东西。 >> 佛头着粪的故事 成语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七:“崔相公入寺,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,乃问师曰:‘鸟雀还有佛性也无?’师曰:‘有。’崔曰:‘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?’师曰:‘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?’”...

    2024-12-31 宋朝成语 0
  • 佛头着粪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佛头着粪 成语读音:fó tóu zhuó fèn 成语解释:着:放置。原指佛性慈善,在他头上放粪也不计较。后多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,玷污的好的东西。 >> 佛头着粪的故事 成语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七:“崔相公入寺,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,乃问师曰:‘鸟雀还有佛性也无?’师曰:‘有。’崔曰:‘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?’师曰:‘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?’”...

    2024-12-31 宋朝成语 0
  • 三叠阳关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三叠阳关 成语读音:sān dié yáng guān 成语解释:即《阳关三叠》。琴曲。琴谱以唐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诗为主要歌词,并引申诗意,增添词句,抒写离别之情。因全曲分三段,原诗反复三次,故称“三叠”。后泛指送 >> 三叠阳关的故事 成语出处:宋·周邦彥《苏幕遮》词:“《三叠阳关》声渐杳。断雨残云,只怕巫山晓。” 成语造句:肺腑,恨怎舒,《三叠阳关》愁万缕...

    2024-12-31 宋朝成语 0
  • 不甚了了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不甚了了 成语读音:bù shèn liǎo liǎo 成语解释:甚:很;了了:明白。不很明白,不很懂。 >> 不甚了了的故事 成语出处:宋·洪迈《夷坚丁志·黄州野人》:“初不甚了了,养之数日,始能言,乃实人也。” 成语造句:我回家去了三年,外面的事情,不甚了了。(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六十七回) 近 义 词:不知所以、雾里看花、茫然不解 反 义 词:明察秋毫...

    2024-12-31 宋朝成语 0
  • 东床坦腹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东床坦腹 成语读音:dōng chuáng tǎn fù 成语解释:指女婿。 >> 东床坦腹的故事 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郗太傅在京品,遣门生与王丞相书,求女婿。……门生归白郗曰:‘王家诸郎,亦皆可嘉,闻来觅婿,咸自矜持,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,如不闻。’” 成语造句:范老头子似乎下意识地认为这个人是“东床坦腹”的王导,也许将来可以做得他家乘龙快婿的...

    2024-12-31 宋朝成语 0
  • 万马齐喑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万马齐喑 成语读音:wàn mǎ qí yīn 成语解释:喑:哑。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。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。现也比喻沉闷的局面。 >> 万马齐喑的故事 成语出处:宋·苏轼《三马图赞》序:“时西域贡马……振鬣长鸣,万马皆瘖。”清·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:“九州风气恃风雷,万马齐喑究可哀。” 成语造句:他的发言把会场上万马齐喑的沉闷空气打破了。 近 义 词:万籁俱寂、死气沉沉 反...

    2024-12-31 宋朝成语 0
  • 一挥而成的意思出处近义词反义词

    成语名称:一挥而成 成语读音:yī huī ér chéng 成语解释:挥:挥笔;成:成功。一动笔就写成了。形容写字、写文章、画画快。 >> 一挥而成的故事 成语出处:宋·蔡□《铁围山丛谈》:“公乃徐徐调笔而操之,顾谓客子:‘欲何字耶?’恶客即拱而答:‘某愿作龟山字尔。’公乃大笑,因一挥而成。” 成语造句:时理宗在位久,政理浸怠,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,其言万余,不为稿,一挥而成...

    2024-12-31 宋朝成语 0
网站分类